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美丽乡村

四合乡创新美好乡村建设方式求成效

发布日期:2013-09-06 08:5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8819 字体:

今年以来,四合乡党委、政府根据全乡美好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的总体目标,强化调度,在建设方式上不断创新举措,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建设项目招标上、环境治理上和文化创建主题上,激活机制,结合村庄特点做美好乡村特色文章,全面加快美好乡村的建设进度,形成美好乡村创建村、创星村、环境整治村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创新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招标方式,拓宽建设资金的渠道。过去,在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启动后,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筹集建设资金,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四合乡党委、政府着力在通过完善招投标机制上下功夫,把徐村社区、焦村、太平村三个村美好乡村的所有大、小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对外招标的范围,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标,为实力好、资质好、信誉好建设单位提供公平参与的机会,利用招投标平台,吸收社会资本进入美好乡村建设领域。同时在招标项目的付款方式上,明确中标单位的权力和义务,明确了先垫资建设,后验收分期付款合同约定,特别是在道路建设、河道改造等美好乡村的重点工程中,由于中标的建设单位在前期工程中主动筹款垫资,确保了工程的进度,例如焦村河道治理,徐村社区河岸护堤工程 ,在美好乡村建设启动至今,尚未支付工程款的前提下,仍然实现了工程进度达到序时时度的目标。

二是创新美好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凸显新的文化品位。焦村村针对境内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宏祥公司丝绸文化资源,在美好乡村建设点上规划建设了“丝绸文化公园”,较好突出了地方企业文化资源的特点,该公园的建设模式仍然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建方先垫资后结算的方式,同时在建设丝绸公园的过程中,依托骨干丝绸企业,吸收社会资本的投入,充分展示传统丝绸文化的品位,激发广大村民爱四合、爱家乡、传承“安徽丝绸第一乡”的历史的热情。徐村社区美好乡村建设点,则依托全县网格化试点的平台,启动了法制和人口文化墙建设,积极争取县司法、计生等部门的支持,营造新型农村社区新文化潮流。太平村美好乡村的文化广场建设,则充分发挥全村群众文化基础好的优势,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有效解决了征地拆违中的难题,实现了美好乡村群众文化群众建的效果。

三是创新美好乡村建设投资投劳方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耿村的土村村民组之所以成为该村美好乡村创星工程中环境整治的样板,是因为该组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就充分发挥全体村民主动整治村庄环境的积极性;该组不等不靠,成立了村民组环境整治理事会,由社会知名人士牵头,由老党员、村民组长、老干部带头,自主筹款修建通组路、村民休闲公园,在整治河道,清理卫生的过程中,实行“工分制”式的投劳;即有劳力的投工日记帐折算成投资款,无劳力的村民则捐足投劳款,较好解决了无劳力户不出工有劳力出工无报酬的问题,该组整治效果突出,一个原来垃圾到处丢,河水脏、卫生差的村民组,变成了一个干净整洁、文明生态的四合乡美好乡村的环境整治新标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